国庆过后,秋意渐浓,天气渐渐转凉,但加工分装车间内却是热火朝天,生产线上满负荷生产,10月份的成品包装量是往年的三倍,面对繁重的压力,车间撸起袖子,以积极的姿态面对高压,始终奋战在生产一线。
最为忙碌的车间
把加工分装称为最忙碌的车间这一点也不为过,六条生产线,每条生产线上分工明确,有人贴标,有人灌装,有人旋盖,有人套膜,有人拿瓶,有人理瓶,有人装箱,有人封箱,有人码箱,因为是连续化作业,生产线上哪个环节少了人都无法运转。在这里,没有人倒班,但是加班却成了家常便饭,原本唯一不加班的周六成为了加工分装每一位“妈妈娘子们”最为期待的一个晚上,因为那天晚上可以陪陪自己孩子,和他们逛逛街,看着他们写写作业,但是现在连周六都需要坚守在岗位上。在生活中,她们是母亲,是妻子。但在工作中,她们却成了一个个铁打的“汉子”,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,一天12个小时,“连上个厕所都要用跑的”。虽然不是生产车间,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国星生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“修不完就不回去了”
由于机器长期满负荷生产,加上是新进机器,仍处于设备调试期,下午四点左右,F线用来收缩膜的热收缩炉出现故障,炉内近百条硅胶管纷纷掉落,整条线不得不因此暂停。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,芮益民和吴代源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,顾不得吃饭,立即投入到机器的抢修中去,他们俩一个人用扳手按着链条,另一个人一根根的将硅胶管重新安装到链条上去,就这么一按一装,不知不觉就到了天黑。当被问到还要多久才能弄好,吴代源笑道,“装完还要进行设备调试,估计得要到10点多吧,这不修完就不回去啦,因为这个机器出现了问题,整条线上的人都在等着,这不仅耽误工作,还影响成品的交货期,耽误6个小时已经不得了了,可不能再耽误明天的工作”。
“任务再紧,安全环保仍是大事”
老汪是加工分装车间的老员工,在国星已经快10年了,与其他人不同,他每天都会晚一个小时下班,如果正常8点下班,他得要到9点多才收拾东西回去。最近车间工作量大,任务紧,有时候老汪得到凌晨1点多才回家。
不是因为不想回家,而是下班前的很多工作还没完成,他需要走遍车间的每一个角落,查看每一个阀门是否都关紧了,记下每个釜未反应完的物料重量数值,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跟进每个釜的反应情况。“就算加班到夜里,该检查的、该记录的还是要检查、要记录,这是我的责任,就算任务再紧,我也不能出错,这是我的本职工作”。很多人都劝他,不要这么认真,差不多就行了,但是他始终坚持,在化工厂,安全环保容不得半点马虎,如果一旦出现问题,那绝不会是小事。“尽管现在任务紧,压力大,但是安全环保问题还是大事,我要随时给他们敲警钟,容不得一点疏忽大意。”
“领导始终跟我站在一起,这点最让我感动”
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6月都是加工分装车间最忙的时候,每天晚上都要加班,有一次,一批货因为差几箱外包装瓶而迟迟都没法进行分装,眼看着第二天就到了发货期,于是车间紧急联系厂家,所有人就一直等着厂家送瓶子来,一直等到晚上11点多,第二天凌晨才把成品赶制出来发走。“这个月我就休息了一天,还是因为我老公病了,要照顾他才不得已休息的。” 徐传莲调笑道。“每天早上7点45分,其他员工可能正领着早饭去上班呢,我们都已经在分装线旁列队准备开早会,领导每天都会亲切地提醒我们在生产的同时要注意安全。”徐传莲笑着说,“虽然任务重,时间紧,但是领导始终和我们在一起,就算加到晚上12点,领导也跟我们一起加班,这点我还挺感动的。”
加工分装车间是成品装车前的最后一个关卡,他们不是主车间,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力量为国星生化的生产保驾护航,在他们身上,凝聚了国星人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,汇集了国星人敢挑重担的责任意识,他们将尽职尽责写进血脉,演绎出生产高压下国星生化破浪前行的动人篇章。
(苏蔓琪)